岭南艺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岭南艺术 > 艺术作品 > 正文

目录

1,谁知道这幅油画的名字?

谁知道这幅油画的名字?

【名称】《呐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 【年代】1893年 【作者】蒙克 【规格】90.8X73.7厘米 【属地】奥斯陆国家画廓藏 【简介】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1944),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为此,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46页)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2,印象派绘画

《呐喊》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作品,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先驱。童年父母双亡心理阴郁,使他早年作品多疾病与死亡主题。1892年起定居德国16年。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成为“桥派”画家领袖。
1890年,他开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油画作品“生命组画”。基本主题为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
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就是《呐喊》,是1893年完成的。成为蒙克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也是表现主义绘画著名的作品。
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曾经这样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时,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是血与火的空间。朋友相继前行,我独自站在那里,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
在这幅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捂着耳朵尖叫,面孔变形扭曲,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一个完全与现实隔离的孤独者,似已被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本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分别为奥斯陆孟克博物馆、国家画廊和挪威商人奥尔森私人的收藏版本。
1994年2月12日清晨6点29分,《呐喊》在挪威国家美术馆失窃。幸好皆失而复得。
2012年5月2日早上7点,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上,奥尔森的收藏版本《呐喊》以1.199亿美元拍卖成交,创下了世界艺术品拍卖纪录。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参考资料:楚门的世界个人意见:可能是一座十分不知名的桥

3,蒙克的《呐喊》到底是什么颜色?

我不清楚呐喊是不是有好多幅,我只能说我在教材上看到的是黄色的那张。
在其他文献上,我见过有这样一段介绍,大概意思说的是当作者在傍晚时候走到了桥头,猛然回头,想找他的朋友,却发现了他的朋友消失在夜色中,向桥上望去,发现天空布满红色的火烧云,就象在滴血一样,黑暗笼罩在自己的周围,他非常的害怕,忽然有一种想喊的欲望,想把自己的恐惧喊出来。这就是蒙克创作这张画的背景。

兰色那张我刚刚看过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那不是蒙克的:因为表现的手法过于简单,你仔细观察一下地板和栏杆的处理方法,再观察天上的云和人物呆板的表情;而且气氛不对,蓝色的应用给人感觉非常的冷静,没有那种紧张的气氛,最起码应该用红,黄色或者其他暖色来表现火烧云;更主要的是,从情感来说,蓝色的那张对情感的控制和表现要比黄色的那张低了很大很大一个档次,说句不谦虚的话,同样题材的作品,不才对情感的表现应该是在他之上的。
所以我坚信,蓝色那张是一个学生临摹的,可惜不光是内涵,就连形式模仿的也相去甚远。

4,求油画《呐喊》观后感,1000字左右

《呐喊》
蒙克的代表作《呐喊》,绘于1893年,是一幅布面油画。
作者爱德华蒙克1863年生于挪威洛顿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是一位军医。自幼时起,蒙克就开始不停地和死亡、疾病打交道。童年记忆中反复出现的孤独、绝望、死亡和无穷无尽的悲伤深深地困扰着蒙克,悲惨的人生经历使他对死亡和痛苦有着异乎常人的敏感。这种极不平常的生活经历使得他以后“致力于挖掘人的深层感情,而不是表现一些浅层的,只是给人以感官的愉悦”的创作主旨创造了客观条件。1908年,45岁的蒙克也很不幸地患了精神分裂症,在精神分裂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彻底的解脱。在疗养院中仍然能够以很高的热情坚持创作。最终1944年,81岁高龄的蒙克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与世长辞。
《呐喊》,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
苦闷的偶像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惯例一样,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系列,《呐喊》属于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
我们从《呐喊》中,看到一个面黄肌瘦的面似骷髅的人,他双手捂着耳朵,睁大着他恐惧双眼,似乎绝望看着前方,他已经看不到了附近美丽宜人的河岸风景,看不到他背后的日落风景有多么美丽,不顾附近正在欣赏如画风景的人们,放声尖叫。空气中强烈的红与蓝,风景中的红、黄、蓝、绿,色彩与线条所产生的动感令人如此不安,一切都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气氛中。他心里充满的都是绝望和恐惧,似乎已经压抑很久,只是迟迟不能发泄出来。终于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日落西山,有美丽晚霞映衬着的傍晚,他再也不能忍受,将所有的抑郁已久的情绪都呐喊了出来。然而,在他眼中的世界,并不像眼前所见的那没美丽,前面的道路迂回曲折,就像他眼中那些已经被扭曲了的夕阳、湖面和对面的山川一样。他和那些看风景的人间的距离看似很近,但却相隔那么遥远。他没有这个闲情去观看那些风景。绝望包围着他,使他无处可逃。只是将他蜡黄消瘦的脸和瘦弱的身躯扭曲,和远处的背景一样。这是一幅紧张的画,那一声发自内心的疯狂呼喊穿过整个宇宙。
在《呐喊》中,变形的人物形象,血红的背景和颤动的、旋转的、盘绕着向上的动荡线条如同一个人最疯狂的念头。而这正来自于作者蒙克最真实的内心世界。
画中主人公的心情——恐惧、绝望,通过画中强烈的颜色对比,曲线和直线的对比还有人物夸张的失真效果将这种情绪蔓延开来,带给了每个观看它的人。我们似乎无法完全体会到作者在绘画时那种对整个世界都失去希望的感觉,不禁要感叹,作者当时到底要多么沮丧,才能画出如斯作品。
在中国,鲁迅的《呐喊》一书,被人们评为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中伟大的呐喊声。而这幅在画中的呐喊,与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没有真正的呐喊的声音,只是将“呐喊”这一抽象的概念作为题目,却在纸上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作为观看者的我们,并没有听到他的声音,但却感觉到了那种精神欲绝的痛苦,体会到了被压抑得无处可逃的处境。这是一个无声的呐喊。这才是作者最想让我们感受到的,而并不只是单纯的呐喊声。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幅话的时候,就被画中央的人物所吸引。画中如骷髅一样的人物形象让人毛骨悚然。他扭曲变形的身躯和惊恐的眼神不断地传给了我一个不安情绪的信息。好几次我在欣赏它的时候,都不得不让自己再深呼吸一下再继续观看,画中的情绪似乎能够传染,使每个观赏者都感受到作者当时抑郁的情感,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正是由于它给人传达的这种强烈的情绪,才使得这幅画给人的映像是那么的深刻。让人在仅仅见过一次后仍然将它想起,再次回想起当时仍然感觉心生压抑。 《呐喊》确实是一幅惊世之作。蒙克在创作之时,并不是为了艺术而创作。而是将这种艺术的创作作为他将内心世界与外界沟通、发泄自身情绪的唯一的途径。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不能与蒙克分担那份忧伤,只能在空闲的时候,将它从记忆中翻找出来,欣赏它,仅此而已。

5,赏析《呐喊.>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堪称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为此,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十六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梵高的名作《星月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蒙克共创作了四个版本的《呐喊》,蒙克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两个版本,另外两个版本分别由私人收藏家和挪威国家画廊收藏。

6,爱德华·孟克《呐喊》这幅画的寓意是什么?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1944),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为此,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46页)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7,《呐喊》这幅画是谁画的?

《呐喊》,或译称《尖叫》,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的作品。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绘画著名的作品。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 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