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艺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岭南艺术 > 知识库 > 正文

目录

1,“人工石”那个字怎么读?不会打

“人工石”那个字怎么读?不会打

砼,汉语发音是【tóng】,发音和“【同】”同音。


这个字的来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

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

————————————————————————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2,“人工石”那个字怎么读?

砼 tóng 混凝土。 笔画数:10; 部首:石; 详细解释:砼 tóng 【名】 混凝土 字的来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1] 汉字的产生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搅拌后的商品砼 每个汉字的产生不是随意臆造的,而是都富有文化科技含量。自十八世纪以来,从西方引进一些新兴学科以来,也创造了一些汉字,如烃、氕、氘、氚等这些新造字都有一定的科学含义。《中华字通》有相关介绍,汉字的产生是伴随科技发展而发展的。

3,石人工念什么

砼 tóng 混凝土。 笔画数:10; 部首:石; 详细解释:砼 tóng 【名】 混凝土 字的来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1] 汉字的产生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搅拌后的商品砼 每个汉字的产生不是随意臆造的,而是都富有文化科技含量。自十八世纪以来,从西方引进一些新兴学科以来,也创造了一些汉字,如烃、氕、氘、氚等这些新造字都有一定的科学含义。《中华字通》有相关介绍,汉字的产生是伴随科技发展而发展的。 很高兴为您解答 ~~ 满意请采纳(手机版点“满意”即可)

4,“人工”上下结构的字念什么?

“人工”上下结构的字念:“tóng(仝)”。 仝,tóng,汉字。"同"的古字。是相同、一样的意思。唐代卢仝《与马异结交诗》:"昨日仝不仝,异自异,是谓大仝而小异。"还可用作姓氏。明代有仝寅(见《明史·方伎传》),《水浒》里有美髯公:朱仝。 具体释义如下: 1、形声。字从人从工,工亦声。"工"指"土木工程"、"工地"、"工作"。"人"与"工"联合起来表示"一同在工地上做工的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是"不含钢筋的混凝土"的简称。 2、"同"的古字。相同;一样 仝,同古文,出《道书》。--《广韵》 3、姓 又人名。卢仝,唐人。关仝,宋人。 从人从工,与异。音全,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