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艺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岭南艺术 > 知识库 > 正文

目录

1,沈阳工程学院代码是多少?

沈阳工程学院代码是多少?

沈阳工程学院代码是1163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沈阳工程学院(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文、管、法等学科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共建的省属重点本科院校,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地方本科高校,是“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历史 沈阳电专 1952年,东北电业管理局技工学校创建。 1954年,东北电业管理局技工学校更名为东北电业管理局沈阳电力技工学校。 1956年,东北电业管理局沈阳电力技工学校更名为沈阳电力工人技术学校。 1958年,阳电力工人技术学校更名为东北电业管理局沈阳电力学校。 1960年,东北电业管理局沈阳电力学校升格为沈阳电力学院。 1960年,沈阳电力建设局电力学校并入沈阳电力学院。 1961年,锦州供电局电力学校并入沈阳电力学院。 1962年,沈阳电力学院改建为沈阳电力学校。 1962年,沈阳电力学院(本科班)并入吉林电力学院,现发展为东北电力大学。 1982年,东北电业管理局沈阳培训中心创建(合署)。 1985年,沈阳电力学校升格为沈阳电力专科学校。 1992年,沈阳电力专科学校更名为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 1947年,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创建。 1948年,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更名为东北青年干部学校。 1951年,东北青年干部学校更名为东北团校。 1954年。东北团校更名为辽宁省团校。 1966年,辽宁省团校停办;1978年辽宁省团校复校。 1984年,辽宁省团校更名为辽宁青年干部学院。 1985年,辽宁青年干部学院升格为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1999年,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升格为辽宁商务职业学院。 沈阳工程学院 2003年,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升格为沈阳工程学院 2004年10月,沈阳工程学院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沈阳道义经济开发区正义三路18号 2009年,校址地址更名为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 师资力量 据2021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993人,其中专任教师67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19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总计占比89.7%;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93人,占比13.8%;具有副高级职称教师222人,占比33%;“双师双能”型教师291人,占比43.2%。拥有外聘教师122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外聘教师32人,客座教授54人。拥有省级高校各类教学、科技创新团队11个,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省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各类名师、专家40余人。 学科建设 根据2021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研究生部、12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开设36个本科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 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热能工程 辽宁省优势特色(培育)学科: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学术科研 根据2017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4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校工程中心,1个辽宁省高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6个沈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沈阳市工程中心,3个校企合作研究中心。 2009年至2015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2项,省市级科技项目530项,横向项目160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先后与加拿大红河学院、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卡利多尼亚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20多所国外高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合办“电气工程”本科教育项目。中加合办的红河国际学院历经30年合作办学,已成为辽宁省国际教育合作的典范。

2,辽东学院代码是多少?

辽东学院代码是1177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辽东学院(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地处辽宁省丹东市,拥有经、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九大学科门类,以举办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类教学型省属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具备沿江、沿海、沿边区位特点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全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和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院校,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企业、基础教育、财经管理、丝绸纺织、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领域输送了近16万一线人才。 学校历史 1912年安东地区的第一所中学三育中学创建,于承恩任第一任校长。 1929年,三育中学第二任校长包乐深卸任之后,三育中学的校长由中方人士出任,先后由曾任教于北平育英中学、汇文中学的崔毓麟先生和来自山东青岛大学的鲁景民先生接任。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东三省沦陷,扶植伪满当政。三育中学以推诿、不合作的态度抵制日寇和伪满实施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 1938年,吴立身出任三育中学校长,祈望通过换由外籍人士主持学校,以挽救面临厄运的学校,但最终,学校还是被迫在1942年7月30日关闭。从1912年开始至1942年办学终止,三育中学在安东运行了30年。 1948年,吴立身重返中国,在劈柴沟三育中学的原址上协助成立辽东省立安东农业专科学校后,于1950年离开中国。 1950年安东农业专科学校更名为辽东省立安东农业专科学校,这是辽东学院高等教育的肇始,1962年辽东省立安东农业专科学校(部分)经过整改更名为辽宁省熊岳农业学校,后发展成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东省立安东农业专科学校(部分)改建为丹东市农业学校,后经过多次合并重组发展成为辽东学院农学院。 1978年12月丹东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丹东师专是辽宁省建校最早的三所师专之一,曾是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丹东师专成立十周年之际,启功先生亲自为丹东师专题词“十年树人,万象更新,骎骎四化,桑梓长春”。1993年更名丹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7年3月,辽宁省干部学校于沈阳成立,建校目的一是培训辽宁省在职财经干部,二是于省内招收一定数量的学员进行正规财会教育,为企业和机关培养应用型人才。1961年该学校由沈阳整体迁至丹东市元宝区,1963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辽宁省财经学校。地址位于元宝区经山街现辽东学院医学院处。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次年3月8日,辽宁省财经学校正式开学。 1985年,以辽宁省财经学校为基础,开始筹建大专院校,1987年辽宁财政专科学校成立。1994年更名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 2003年,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丹东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辽东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660人,专任教师1019人,其中具有正高级、副高级职称教师51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2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4人、千人层次8人,省优秀教师5人,省教学名师8人。学校实施中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人才梯队建设工程,分两批次建设,遴选第三人才梯队94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493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0月,该校设立14个有全日制学生的二级学院,设置49个本科专业、22个高职专业;3个国家级试点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个省转型发展示范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国家级高职教改试点专业4个、省级高职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支持专业1个。 国家级高职教改试点专业:投资与理财、会计电算化、酒店管理、服装工艺技术; 省级高职示范专业:酒店管理、服装工艺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地域文化视野下留学生本科课程设置与改革;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纺织工程; 校级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应用化学。 学术科研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拥有1个校级研究院、2个校级研究中心,筹建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 2013年-2015年,学校教师出版专著、教材40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9项,市级科研项目92项,有560余项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取得专利61项, 学术资源 辽东学院图书馆由临江校区图书馆、金山校区图书馆组成。截至2021年3月,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11.38万册(包含二级学院资料室图书),电子图书57.8万册,2020年订购中外文期刊277种,报纸7种。馆藏文献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九个学科门类。拥有中外文数据库14种,电子期刊135612种。 合作交流 学校一贯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亚洲、非洲地区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并与30多所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办学。其中,与韩国21所高校交流频繁,充分体现了学校地缘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