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艺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岭南艺术 > 知识库 > 正文
观音菩萨的的传说故事 有关观音菩萨的故事
观音菩萨的的传说故事 有关观音菩萨的故事
提示:

观音菩萨的的传说故事 有关观音菩萨的故事

观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观世音菩萨的得名由来,诸经有三种记载:

  一、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二、以修四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

  三、由证果利他得名。《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边牟尼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话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唐玄类法师《大唐西域记》卷三曰:“(阿缚卢积低温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文散言,即阿缚卢枳低,译‘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云观世音,或观世自在,皆讹谬也。”后世学者通过比照经义或考证原典,一般认为旧译不谬;尤其从佛法角度而论,二译相辅相成,体现了菩萨“悲智双运”的境界:

  一、从侧重有别论:观世音,是说世间众生遭遇灾难不祥,若一心称念菩名号,菩萨观照无遗,即时寻声赴感,使之高苦得乐,此从“悲”立名。观自在,是说菩萨因地修行,用般若妙观智,由耳根一门深入,反闻自性,不被外界声境所转,故尔观听圆明,得大自在,此从“智”立名。

  二、从圆融一体论:观世音,是以能观之智,观照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妄闻,反闻自性,而入正定,此具“智”义。观自在,正是因观知众生苦难,以大神通,随机往救,自在无碍,此具“悲”义。

  具体地说,“观”是主体的妙智,始终如一;“世音”是客体的境界,有着前后的不同。就其因中自利,“世音”可指菩萨所具的“闻性”;就其果上利他,“世音”特指所闻一切众生的称念祈求之音。合而论之,每一名号同时兼具了悲智、因果的双重义蕴。这正符合了菩萨道的基本原则;修自利之功德,是为着圆成利他的事业;做利他的事业,是为着庄严自利之功德。

   观音示现成道的传说

  到了北宋,民间出现了关于观音在中国示现成道的故事。说是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观音故事
提示:

观音故事

  普陀山原是个蛇岛,观音大士斗败蛇王、赶走蛇子蛇孙后,找到了一个山洞,要在这里落脚居住。土地菩萨闻讯赶来帮忙,凿石担土;百鸟飞来协助,叼走蜈蚣百脚。山洞整修好了,真是个清静所在!后人称它为观音洞。
  观音为了整修这个山洞,忙得浑身泥灰,她趁着夜色,到百步沙外的海水里去洗个澡。洗着洗着,不觉兴致不发,仰游起来。这一游非同小可!惊得四大金刚关了南天门,东海龙王封了水晶宫,满天星斗闭上了眼睛,月亮姑娘躲进厚云层。观音也猛然觉得不妥,此事若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又要到西天佛祖那里去告状。于是急忙跳上百步沙,抓起一把沙子向洛迦山撒去,顿时山头变了形状。后来,玉皇大帝果然派遣太白金星来查问此事,观音指着洛迦山笑道:“弄错了吧?”太白金星举目一看,洛迦山酷像一尊:“卧水观音”,说了声“惭愧”,匆匆复命去了。
  且说观音回到山洞,总觉的身上不舒服,便想找个僻静的地方,用淡水冲洗一下。她走出山洞,来到磐陀石,看见附近有只大石盆,满盆清水飘出阵阵香气。这只石盆,本是瑶池白玉盆,因为被织女星产子用过,王母娘娘嫌其不干净,才将它丢出天庭,跌落在此。盆里的清水,是潜伏在山背上的青蛇精偷偷准备的。原来这条青蛇修炼千年,已成人形,为了讨好观音大士,超度自己升天成龙,故吐出精华,化作一盆清水。观音急于冲洗,顾不得细看,便解衣宽带,脱鞋褪袜,坐进石盆洗了起来。
  稍顷,只见黄大洋海水发黄,千万个浪头向普陀山汹涌而来,观音一看,知道是东海鳌鱼不肯罢休,张开大口,知道是东海鳌鱼作怪,便轻轻一挥玉臂,挂起漫天烟云水气,将鳌鱼拦在莲花洋外。动了邪念的鳌鱼不肯罢休,张开大口,喷吐万丈水箭,射向支帘。观音震怒了,伸脚在石盆口沿一踢,飞出一块石片,不偏不倚打在鳌鱼嘴唇上。鳌鱼大叫一声,负痛狂逃。
  青蛇忍俊不住,“扑嗤”一声笑了出来。观音暗吃一惊。循声看去,才晓得附近还潜伏着青蛇精。观音大怒,顺手拿起一只鞋子掷了过去,把青蛇的左眼打瞎了。青蛇掩面忍痛,也不逃走,只是伤心地抽泣着。观音风他这般光景,问道:“孽障,为何还不离去?”青蛇哽咽着,老老实实地将原委说了一遍。观音这才知道错怪了他,动了慈悲之心,拾起另一只鞋子,抛向莲花洋,变成一只西方船,超青蛇上天去了。
  观音洗好澡,穿上衣服,才发现两只鞋子都没有了,便坐在磐陀石上发愁。继而一想,笑了:“普陀山既是佛国净地,赤脚而行无可非议!”想罢,“唰”的一声跳下磐陀石,赤脚走回观音洞。从此以后,“赤脚观音”就叫开了,塑出来的观凌晨佛像也总是赤着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