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艺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岭南艺术 > 知识库 > 正文

目录

1,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怎么样啊??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怎么样啊??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位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汉南区)育才路399号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高职)学院。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学院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为祖国的地矿事业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保障。我来给简单介绍下: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特色就是工程地质勘查 ,水文与工程地质 ,钻探技术 , 工程测量技术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这几个专业都不错,对应企业,直接向企业输送相应人才,重点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自制能力。
学院以培养资源勘查、地质工程、工程测绘、土建施工、工程管理等专业人才为主,兼顾培养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计算机、财务会计、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艺术、软件开发、新能源应用人才,具有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下设资源勘查系、地质工程系、测绘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公共课部、中职教育部、继续教育部、地理信息学院等9系部1个独立学院共33个高职专业。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联系该校朱老师。

2,谁知道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怎么样啊

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很好,先后被国土资源部和湖北省教育厅授予“部级文明单位”,“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园林式学校”。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专科学院,属国家公办高等专科院校。 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建立了网络教育、普通专升本教育、专本套读自学考试等本科段合作办学关系。 学院坐落于历史名城湖北省武汉市汉南区风景秀丽的马影河畔,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校区占地847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学院先后被国土资源部和湖北省教育厅授予“部级文明单位”,“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园林式学校”。 扩展资料: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以人为本,从严治校。学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能力培养,因材施教,注重实用教育,注重实践至上,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管理上,学院实行专职班主任制,从学习,生活,心理,潜能,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方位指导,全面培养,“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一切为了学院的发展”是学院的办学理念;“经济人的学堂,企业家的摇篮”是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跟“社会市场需求零距离,到企事业单位上岗零适应期”是学院的办学目标。 学院建有奖学金,困难补助,勤工俭学,减免学费等保障机制,保证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生源十分充足,就业形势良好,在国内外诸多知名大中型企业,合资公司建有广泛而稳定的就业基地。学院历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3,荆楚核查别样红——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二十

富饶的荆楚大地,接巴山群峰,纳潇湘云水,浩荡长江穿省而过,留下江汉平原一片鱼米之乡。从2008年7月到2010年6月,两年的时间里,荆楚大地上演了一场有声有色的大剧——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在省国土资源厅的精心部署下,核查工作亮点频出,完美落幕,湖北成为全国受表彰的先进省份之一。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郑本华副厅长(右二)、国土规划院院长张安心(左二)等在宜昌野外检查实地核查工作 两年来,全省具有资质的36家测量机构参与了基础控制测量工作,59家地质测量机构参与了矿山实地核查工作,共投入人员1300余人,仪器430台(套);共投入经费8674.15万元,形成了全省104个测区控制测量成果,4404个单矿权核查成果(采矿权3798个,探矿权602个,铀矿探矿权4个),并汇总建立了全省矿业权核查属性数据库,编制了全省矿业权分布图、全省矿业权分布和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图。通过矿业权核查,建立了全省矿政管理的基础控制网,核准了矿业权的空间范围,获得了矿业权的基础资料。成果已逐步应用于矿业权新立、变更、延续、权换证等日常矿政管理工作。同时也为矿业权核查的延伸项目“一张图管矿”试点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核查工作中,湖北省创造了一套独特的经验。 控制测量先行,为实地核查打下坚实基础 与其他许多省份控制测量与实地核查同步进行不同的是,湖北省是控制测量先行,而后才展开实地核查。厅矿业权核查办公室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对控制测量进行了统一部署。对有CORS系统的地方,在确保CORS系统精度能满足此次要求时,可不进行控制测量,直接利用CORS系统;对没有CORS系统的地方,统一进行了技术设计。这样,明确了技术要求,落实了工作任务。控制测量成果提交后,邀请专家对成果把关审查,保证了成果的质量,为做好野外实地核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事实证明,高质量的控制测量成果,大大提高了后续的实地核查的效率。通过本次矿业权实地核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较完整的D级GPS控制网,利用国家C级和C级以上GPS控制点744个,加密控制点1958个,向矿区引入控制点8425个。每个矿业权2~3个基准点,确保通视。所选点位的基础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和有利于安全作业,现场绘制了点之记草图,便于矿山今后利用。 实地核查人员在保康补测控制点 科学划分类别,提高实地核查效率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矿业权实地核查办公室结合湖北实际,在试点的基础上,将全省矿业权分为三类:一是资料可利用程度高的矿业权,特别是做过储量利用现状调查的矿业权,二是砖瓦、砂石、粘土矿等矿业权,三是基础资料缺少,需要进行实测的矿业权。根据不同类别的矿业权,采取不同的核查方法,在遵守矿业权实地核查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分别进行实地测量,从而大大提高了野外实地测量效率。 坚持资料共享,减少野外工作量 湖北省是全国储量利用调查的试点省份,试点成果得到了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储量利用调查成果具有现势性,可以为此次矿业权实地核查所用。同时,土地二次调查的相关成果资料也可以为矿业权实地核查所用。鉴于此,湖北省厅积极协调矿管处、资源处、地籍处、二调办,就在实地核查中相关资料共享达成了一致意见,并下发了《关于在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中充分利用储量核查和第二次土地调查资料的通知》。同时厅矿业权核查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勘查单位和储量核查检测单位提交相关资料的通知》,要求各储量核查承担单位提供已形成的最新开拓工程平面图和井上井下对照图;同时,安排专门经费,向省地调院积极收集全省铁、磷两个矿种的储量核查资料。这些资料的共享利用,大大减轻了野外工作量。 重视软件开发,提高实地核查的质量效率 为了更好地完成成果提交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矿业权核查办公室组织专人开发了“湖北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质量检查软件”和“图件格式转换软件”。 质量检查软件是在分析矿业权实地核查的技术要求的基础之上,结合室内整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成果验收办法,为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质量检查开发的自动化辅助工具。检查软件可以对数据文件的目录规范性、数学基础、图层完整性、字段结构、字段值符合性、字段值准确性、逻辑一致性、拓扑关系及图例等进行检查。该软件可以按照单矿业权进行检查,也可以以县为单位进行批量检查。利用该软件,核查承担单位能够对成果中存在的错误进行检查和分析评价,提高成果质量;验收部门也可以作为验收的工具,提高验收的效率和准确性。该软件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基于MapGIS平台的,一个是基于ArcGIS平台的。湖北省所有单矿权图件成果均通过了该软件的检查。该软件的使用,极大的规范了图件成果的编制,提高了成果提交的效率。 湖北省召开矿业权实地核查矿区控制测量与矿山实地核查衔接工作会议 格式转换软件是为了解决湖北图件格式与全国项目办要求格式的统一而研发的。按照湖北省的技术细则,全省各市(州)提交的图件均为MapGIS格式。而全国项目办要求图件为ArcGIS格式,这就需要在省级汇总时对图件进行格式转换。开发的这套图件格式转换软件能够快速、无损的把图件从MapGIS转换至ArcGIS。转换后的图件,在几何类型(点、线、面)、数学基础、数据记录数、字段结构(包括名称、类型、长度、精度)、字段值、空间位置上均完全与原图件保持一致。软件可以按照图层进行单图层转换,也可以按照单矿业权或县级成果的形式进行批量转换。同时,该转换软件还提供MapGIS格式数据和ArcGIS格式数据对比工具,以保证数据转换前后完全一致。该软件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图件转换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件转换的效率和准确度。 野外工作 为了加快汇总检查进度,提高成果质量,省厅矿业权核查办公室还组织力量开发了矿业权核查软件工具包,功能包括拓扑错误检查、探矿权坐标投影、图件工程要素越界检查等。软件工具包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汇总的工作进度,减少了图件检查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件检查的精确性。 汇集基础成果,编制三张综合图件 按照全国项目办的要求,我省编制了省级矿业权分布图、省级矿业权和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图。同时,结合工作需要,在这两张综合图件的基础上,另外编制了资源储量利用分布综合图。三张综合图件均采用兰伯特等角圆锥投影,比例尺为1∶50万。根据各综合图件中所表达内容的不同,对三张图件中的各要素及反映的重点有各种不同的表示。如全省矿业权分布图采用全省最新的行政区划图做底图,对各级发证的矿业权用不同颜色的线、面反映,对本次核查中发现问题未处理的矿业权在图中根据问题的不同分别进行标识;全省矿业权和矿产资源分布综合图采用全省最新的行政区划图做底图,将各核查矿业权开采、勘查的矿种按照其规模的大小在图件中进行反映;全省资源储量利用分布综合图采用全省区域地质图做底图,根据储量核查资料,对矿体的利用情况在图件中进行不同的表示。 现场检核照片 汇总多项成果,探索“一张图”管理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矿业权核查办公室将矿业权实地核查与储量利用调查等工作紧密结合,先以神农架为试点,将单矿权实地核查成果及矿区储量核查检测资料进行多方面综合,形成了神农架矿业权与矿产资源综合分布图,为全省成果汇总探索出了一条操作性强的技术路线。在综合分布图上,既能看到矿业权的空间分布、空间位置,又能体现地质、储量的信息,初步体现了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的思想。随后,他们又结合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思路及现有的电子政务平台基础,建立了湖北省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数据中心建设、系统功能建设及与电子政务平台的衔接三方面为重点开展工作,为“一张图”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目前,在矿山储量核查、矿产资源整合、日常矿政管理工作中,已使用了本次实地核查成果,使矿政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面提升了湖北省矿业权管理水平。

4,深度应用 喜结硕果——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系列报道之十

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应用,正在向支持“矿政管理一张图”建设的纵深方向发展。 所谓“矿政管理一张图”,就是建立部、省、市、县四级联网的矿政管理运行系统,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矿政管理运行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以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为基础,集成基础地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基础地质、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矿产资源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矿业权登记、储量登记等数据,以矿业权管理为重点,建设满足各级矿政部门的矿业权审批、查询统计、矿业权监管等需求的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实现省、市、县三级矿政数据的动态共享和应用;同时形成矿政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和提升矿政管理的水平,为全国和各省(区、市)的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经验与技术保障。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2010年10月,在湖北召开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试点交流会。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时任总工程师张洪涛(主席台右三),湖北省副省长段轮一(主席台左三)等出席会议 随着各省(区、市)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完成,全国项目办启动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研究工作。为了推动这项工作,全国项目办于2010年初,启动了8个深度应用试点研究项目。这8个项目包括核查成果应用于日常监管与矿业权人生产调度试点、以矿业权核查成果为基础编制矿业权分布图试点、以矿业权核查成果为基础修改完善矿业权设置方案与勘查开发规划图试点、以矿业权核查成果为基础完善矿产资源整合实施方案试点、核查发现问题处理试点、以矿业权核查成果为基础建立综合信息系统试点等方面的研究。通过深度应用试点研究,为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全面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0年5月中旬,全国项目办在重庆市南川区召开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深度开发应用试点工作研讨会,讨论确定了深度开发应用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和应用的主要方式和内容。10月14日,在武汉召开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试点交流会,及时交流总结试点工作成果,对湖北省和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验收。10月底,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湖北省和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在2010年GIS论坛上展出,受到广泛关注。 湖北、南川矿政管理信息系统 湖北省“一张图管矿”建设截至目前,已经搭建起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集成了湖北省影像图、储量核查、矿业权核查、矿业权设置方案等数据,初步实现了监管、审批和统计三个功能。该省分三步实施“一张图管矿”试点工作:第一步,选择宜昌市夷陵区磷矿作为试点,探索矿政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工作方法、技术思路,建立矿政管理综合系统基本框架,初步实现省、市、县矿政管理三级联动;第二步,将宜昌市所辖县(市)的所有矿种纳入矿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范围,形成宜昌市矿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第三步,在全省各市(州)建成矿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形成湖北省矿政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平台建成后可以为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提供监管、审批、统计等多种功能和服务。通过开展“一张图管矿”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矿政管理运行系统,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配置、全程监管。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湖北省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荣获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矿业权实地核查、储量核查与动态监管为核心,以满足实际矿政监督管理工作为目标,以资源开发管理为重点,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入库、查询、统计、储量动态监管、矿政监管和WEB信息发布等,将成果应用于矿业权审批、矿山开发管理、储量管理、执法监督管理,实现对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的“一张图”综合应用。这个信息系统的特点主要有: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一键式”入库,简化繁琐的数据整合建库工作;储量数据动态更新及历史回溯,系统支持矿业权申请登记数据动态更新、巷道数据动态更新、储量数据定期更新、地质灾害点动态更新、储量数据统计、现状储量汇总和历史储量回溯。用户可按期进行储量数据的录入及编辑操作,系统自动记录历史现状关系,保证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的现势性;多种矿政监管方式,系统支持越界审查、压矿审查、禁止性开采区审查、监管人员外业核查等多种方式的矿政监管,针对审查结果进行相应地管理;“一张图管矿”的数据组织,系统通过统一坐标框架基础,使得矿政管理各类业务数据能够任意叠加显示,同时在矿政管理日常审批过程中,系统根据业务审批规则,自动与各专题图层进行综合分析、汇总输出分析结果,实现“一张图”矿政管理审批;系统支持矿业权数据的二维、三维一体化浏览、图形叠加分析、检索查询等,并实现对矿山地质三维建模分析,实现二维、三维一体化的矿政管理模式。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被评为2011年中国GIS优秀工程金奖。图为中国GIS协会专家现场检查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南川区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荣获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 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各试点单位基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建议的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各有特点,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矿政管理一张图”的基本理念,在县级行政区初步实现了徐绍史部长提出的“一张图管矿”的基本功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了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需求。这些试点的基本成果有: 初步明确了数据的基本组成; 县级行政区的GIS平台选择多元化。 基本明确了系统功能实用并逐步完善的建设要点。 提出了系统建设的基本构架。 提出以县(市)级行政区作为数据组织的基本单元。 提出了不同系统间数据的交换模式。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2011年11月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暨矿业权实地核查总结表扬电视电话会议 两年来,各地纷纷结合实际,探索构建“一张图管矿”信息系统途径,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且拥有统一标准的“一张图管矿”机制,为整合和沉淀矿产资源数据提供了基础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全面、内容丰富、反映资源状况的“电子沙盘”。为推进我国“矿政管理一张图”工程建设,实现矿政管理操作便捷、精确管理、高效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下一阶段,全国项目办将继续加紧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应用的要求,推进成果数据的共享、保护与应用,将核查成果全面应用于日常矿政管理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中,服务于各级矿政管理部门、广大矿业权人和社会公众,真正使实地核查成果进一步发挥成果数据的应用价值,在后续管理和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基石: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纪实 2011年11月1日,在国土资源部等13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暨矿业权实地核查总结表扬电视电话会议主会场,中心主任严光生(左)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胥燕婴赠送移交矿业权实地核查形成的基础控制点数据 重庆市南川区矿政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界面

5,湖北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截至2005年年底,全省总人口6 031万人(常住人口5 710万人)。 湖北省在地貌上中部为平原,南东、南西及北三面环山,呈向南敞开的马蹄形盆地,省内土地类型多样,总体构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土地利用结构。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总体上呈“种类多、分布广、规模小、主矿集中、支柱矿产短缺、难采选矿多、开发利用难”的特点。 国土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省在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精神,有力地规范和加强了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变。 2005年,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取得以下进展: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一定进展,新发现矿产地4处。 ●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新发现两个含油区带。 ●深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大冶铁矿深部找矿发现厚大铁矿体。 ●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的关系,连续七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全省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4 008 666.67公顷,2005年末实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 017 079.00公顷。 ●2005年规划设计与预算的高产农田建设项目67个,预算16.962 9亿元。 ●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 ●编制完成《湖北省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挂钩试点方案》,并获国土资源部批准。 ●全省95个县(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上报工作基本结束。 ●编制完成《2005~2015年湖北省磷矿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编制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报告或简报290 余份,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成功预报206 起地质灾害,组织转移群众7 615人,避免直接经济和财产损失11 302万元。 ●对纳入国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二期地质灾害治理的56个崩滑体项目进行了省级竣工最终验收,工程质量全部合格,优良率达92.06%。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湖北省主要地类情况见表1。与2004年相比,耕地减少15 820.00公顷;林地增加20 046.67公顷;园地减少1 906.67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8 360.00公顷。各地类构成见图1。 表1 2005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图1 2005年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2005年年初,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 017 079.00公顷(其中耕地3 932 221.64公顷),年内实际减少1 909.53公顷(其中建设占用1 495.55公顷,生态退耕242.95公顷),年内实际补划10 669.26公顷(其他农用地调整8 408.85公顷,整理复垦开发增加360.60公顷),年末面积4 025 838.75公顷(其中耕地3 929 015.98公顷)。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汇总数据,2005年末全省耕地总量7 012.75万亩,继续呈递减态势。较年初7 036.50万亩减少了23.75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7.60万亩,比2004年减少2.63万亩;生态退耕19.20万亩,比2004年减少5.32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45.31万亩,比2004年增加22.07万亩;灾毁耕地7.43万亩,比2004年增加了7.25万亩。 2005年全省共增加耕地57.66万亩,其中开发未利用土地5.59万亩,复垦废弃地1.28万亩,土地整理增加耕地1.92万亩,农业结构调整转为耕地0.48万亩,其他地类变为耕地48万亩。2005年全省耕地净减少23.73万亩。 2005年全省继续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占用耕地7.60万亩,但全省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8.79万亩,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后盈余1.19万亩。 2.建设用地 2005年全年审批建设用地11 960.70公顷,较去年增长了43.27%。其中国务院批准建设用地6 785.57公顷(其中农用地6 011.91公顷,耕地4 221.59公顷);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5 175.13公顷(其中农用地4 261.37公顷,耕地2 795.25公顷)。按建设用地用途构成,分批次建设用地4 727.60公顷(其中商服用地555.65公顷,工矿仓储用地2 609.52公顷,公用设施用地327.21公顷,公共建筑用地601.57公顷,住宅用地451.63公顷),单独选址建设用地447.53公顷(其中交通运输用地9.97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78.96公顷)。 2005年全省经省级政府批准征用农用地2 164.62公顷,其中耕地1 503.99公顷,征地总费用113 279.92万元,安置农业人口34 023人。征用农用地较多的市有武汉、宜昌、荆州、襄樊,征用面积分别为249.98公顷、262.16公顷、231.67公顷和195.14公顷。 3.土地开发整理 2005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1 385个,其中土地整理项目357个(国家级4个,省级14个、市级100个、县级239个),土地复垦项目204个(省级22个、市级66个、县级116个),土地开发项目824个(省级50个、市级271个、县级503个),共增加土地面积10 432.85公顷(其中,增加农用地12 346.43公顷,耕地11 059.80公顷,建设用地64.84公顷),总投资额57 141.99万元,见表2。 表2 2004~2005年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与2004年相比,2005年全省土地整理、开发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农用地增加面积主要集中在土地整理和开发两个方面。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全省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种类较齐全。化工、建材及部分冶金矿产丰富,资源分布广泛,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较高,区域特色明显,但矿床规模偏小,能源等支柱性矿产短缺,共、伴生矿床多,贫矿、难采选矿多,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截至2005年,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中,具有资源优势、开发条件好、市场前景广阔且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磷、盐、石膏、芒硝、铜矿、水泥用灰岩、铁矿和玻璃用硅质原料矿产。此外,金、银、钒、锰、石墨、饰面石材、冶金辅助原料类等矿产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见表3。 表3 湖北省主要矿产资源储量 注:表中数据均来自湖北省矿产资源年报,其中,2003、2004年煤的资源储量数据包含石煤储量。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5年,全省地质勘查共投入地勘费3 839.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2 339万元),其中按矿种投向是:煤145万元,地热185万元,金587万元,铜248万元,铁92万元,铅锌515万元,锶190万元,多金属矿32万元,磷矿472.5万元,岩盐180万元,石墨10万元,石膏185.9万元,方解石10万元,板岩6.1万元,溶剂用灰岩100万元,冶金用白云岩19万元,水泥用灰岩93万元,其他矿种769万元。地质勘查工作有所加强,商业性勘查走出低谷,逐步趋向活跃,地勘企事业投入1 015.50万元。 (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情况 1.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2005年,全省有效的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发证分别为377个和4 471个,见表4。 表4 2005年湖北省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发证情况(有效证)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2005年全省有各类矿山企业5 088家,比2004年的4 677家增加了8.79%;工业总产值933 185.43万元,比 2004年的 744 602.41万元增加了 25.33%;矿产品销售收入868 828.15万元,比2004年的678 228.21万元增加28.10%;利润总额83 318.12万元,较2004年的65 421.48万元增加了27.36%,增长幅度较大;从事矿业活动人数为222 577人,较2004年的229 047人减少了2.82%。 根据矿山年报数据分析,2005年全省在石油、天然气未纳入统计的情况下,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均有所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矿产品价格的上扬,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矿业市场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的主导矿产,如磷矿、煤、铁、金、铜等矿产品的销售价格明显上扬,尤其是磷矿、煤矿、铁矿价格增长幅度较大。 2005年,全省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严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整合了部分不符合规划的矿山,关闭了部分公路、铁路两旁的采石场和砖瓦粘土厂。但是,由于大量的采石场和砖瓦粘土厂逐一统计数以前未按乡合并统计,因此,2005年统计的矿山总数较2004年有所增加。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5年,全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土地市场规范化建设和土地市场制度建设:①严格土地管理供应管理,制定《湖北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试行)》,并作为国土资源部门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指标;②专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工作的通知》,在重点城市初步建立了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③与省监察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招拍挂出让程序,不断扩大招拍挂出让信息公开度和覆盖面;④各地建立土地收购制度,增强政府垄断土地市场的能力,同时,有效利用土地储备,盘活存量用地;⑤结合实际,制定全省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标准,加强协议出让土地的管理。 2.土地一级市场 2005年,全省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5 946公顷,其中,依法出让供地4 791.83公顷,占供地总量的81%;协议出让供地3 109公顷,占出让供地总量的65%,全年土地成交价款164.27亿元,纯收益57.59亿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供地面积1 680.31公顷,成交价款100.97亿元,纯收益35.83亿元。按招拍挂出让的土地用途构成,住房用地占招拍挂出让总量50%左右,商服用地占23%,工矿仓储用地占13%。 3.土地二级市场 2005年,全省土地转让面积1 362.09公顷,转让金额31.19亿元;土地出租面积261.01公顷,出租金额3 982万元;土地抵押面积6 495.51公顷,抵押价款324.6亿元,贷款金额144.9亿元。与2004年度相比,抵押土地面积略有增加,但收益有显著增加,抵押土地宗数、出租和转让土地宗数、面积及收益有所减少。 2005年,全省土地转让面积所占比例较大的为工矿仓储用地,面积696.92公顷(占49.69%),其次为住宅用地,面积424.86公顷(占30.29%);转让金所占比例较大的为住宅用地,转让金额 174 021.85万元(占 53.59%),其次为普通商品房,转让金额134 872.47万元(占41.53%)。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2005年是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第一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进一步好转,省厅出台一系列政策,严格矿业权管理:①实行矿产分类管理,推进矿业权一级市场建设,以风险勘查申报在先,低风险勘查有偿出让探矿权,无风险且无须勘查就直接出让采矿权的思路,分类出让矿业权;②加强转让管理,规范矿业权二级市场。通过以上措施,矿业权市场建设取得了新进展:矿产资源商业性勘查趋向活跃,社会投资显著增加;矿业权有偿使用取得较好的成绩,两权有偿出让金额达3.42亿元。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2005年,探矿权出让67宗,合同金额10 416.41万元,其中,煤矿47宗,6 401.21万元,熔剂用石灰岩3宗,1 066.78万元,磷矿3宗,157.39万元。 2005年,采矿权共出让1 456宗,出让金额23 766.59万元,其中,拍卖出让2宗,出让金额170.20万元;挂牌出让158宗,出让金额2 947.66万元。招、拍、挂的宗数、金额分别占总数的10.99%、13.12%。主要涉及矿种为煤、石煤、铁、磷、重晶石、硅灰石、方解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建筑用辉绿岩、大理石、建筑饰面用大理石等。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2005年,探矿权转让共6宗,价款1 895万元,其中铁矿1宗,1 400万元;磷矿2宗,375万元;金矿1宗,45万元,铜矿1宗,40万元;钒矿1宗,35万元。 2005年,采矿权转让2宗,价款185万元,全部为建筑石料用灰岩。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1.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5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3 687件(历年隐漏619件,本年发生3 068件),涉及土地面积1 991.56公顷,其中耕地939.59公顷。本年立案3 436件,本年结案3 464件(含部分上年未结案件)。土地违法案件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2%,通过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全省共拆除建筑物120 356.13平方米,没收建筑物98 349平方米,收回土地44.99公顷(其中耕地15.36公顷),罚款2 449.1万元。动态巡查发现3 094件,发现率84%,动态巡查制止2 801件,制止率为91%,挽回经济损失1 016.48万元。 2.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5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矿产违法案件284件。按矿产违法案件主体划分:企事业单位58件,集体违法案件34件,个人违法案件192件(占全年矿产违法案件的68%);按矿产违法案件性质划分:无证开采217件(占全年矿产违法案件的76%),越界开采37件,非法转让采矿权11件,其他14件。 在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过程中,全省处理有关违法责任人15人。其中,行政处分6人,刑事案件移交7人,刑事处罚2人。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2005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行政复议共48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共35件,占申请总数的72.92%。其中,省厅收到行政复议共12件(其中,受理行政复议案件8件),占申请总数的25%;市(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行政复议共36件(其中,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共27件),占申请总数的75%。 2005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共审理行政复议案件52件(包括上年未审结的4件)。今年审结的行政复议案件有32件,结案率61.54%。其中,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占多数,有21件,维持率为65.63%;申请人撤回申请的有5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 15.63%;复议机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有5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15.63%;此外,尚有7件案件未审结,占今年审理案件总数的13.46%。 从今年的行政复议案件来看,全省今年行政复议主要有以下特点:①申请复议的总数和受理的案件较去年有大幅增加;②申请行政复议案件中因行政处罚引起的呈上升趋势;③申请复议案件无行政收费和行政强制引起的行政复议,不作为的行为引起的行政复议仅为1件;④处理方式多样,仍以维持占主要,但撤销和撤回申请的行政行为明显增加。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1.管理机构与从业人员情况 2005年全省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从业人员5 394人,其中,具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4 053人,占总数的75.14%。另外,全省乡级国土资源所1 014个,人员10 404人,其中,专职10 260人,兼职114人。人员知识结构构成总体特点是:随着管理机构级别下降,从业人员学历平均水平同步降低,见表5。 表5 2005年湖北省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人员知识结构 注:省直属指仙桃、天门、潜江市、神农架林区国土资源局、沙洋监狱局国土资源局。 2.经费来源与使用情况 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基本经费实行属地化,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日常工作经费由财政根据预算编制人数按规定的预算标准进行核定,不足部分一般由预算外资金弥补;专项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专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专项收入等。其使用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其实行监督管理。 3.学历教育和培训情况 2005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接受培训及学历教育人数分别为1 529人和580人。学历教育主要是大专生和大学生,分别为354人和211人;培训主要是业务培训和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分别为1 040人次、423人次和66人次,其中国外业务培训学习38人次。 七、问题和建议 (1)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经费不足,体制不顺,职能没有完全到位 ①部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未设置矿政管理科室,相应的管理职能未到位;②部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定人员编制过紧,预算经费不足,运转困难。建议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到位情况大检查,促进矿政管理职能到位。 (2)国土资源管理存在“执法难、难执法” 的问题 应大力改革现行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尤其是土地监察体制。强化土地监察垂直管理和部门间的联合执法,同时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行大要案交叉查处办案的方法。 (3)国土资源监督体制不健全,监督难度较大 由于缺乏统一的,相对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和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举报渠道单一或不畅通,加之其涉及多方利益,致使现有的国土资源监督体系,特别是矿政监督体制不能适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后续监督,急需建立健全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监督体制。 (4)规划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强化 目前,虽然全省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但是,由于各地规划意识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规划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和指导作用未能充分体现,特别是矿产资源规划未能延伸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后续管理中,致使矿业权设置后,矿业活动是否完全遵循规划尚不清楚,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规划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5)全省国土资源市场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土地出让中协议出让多,招标拍卖少,土地资产显化程度不够;②探矿权采矿权出让以协议出让居多,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比重仍然较低;③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用过低,利润大,矿业活动中的违规操作现象比较严重,加之矿业活动监督体系不完善,查处难度较大;④现有《矿产资源法》不能适应矿业市场的发展,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对矿政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过轻,约束力不强,严重阻碍了矿业权市场的有偿有序发展。 建议加大国土资源资产化管理力度,积极促进《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工作,颁布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比较明细的处罚措施,逐步完善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同时,大力培育国土资源市场,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监督有偿举报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公示举报电话、举报渠道等,确保国土资源有序、有偿、合理开发。

6,江西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作为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土地资源 (一)土地资源状况 2006年全省土面积16689433.69公顷,其中,农用地14177621.11公顷,建设用地927221.16公顷,未利用地1584591.41公顷。农用地中,耕地2829202.96公顷,园地275505.71公顷,林地10325120.72公顷,牧草地3813.82公顷,其他农用地743977.9公顷。 图1 2006年度土地利用情况构成图 图2 2006年度农用地情况构成图 (二)土地利用情况 1.农用地 全省农用地14177621.11公顷,其中,耕地2829202.96公顷,园地275505.71公顷,林地10325120.72公顷,牧草地3813.82公顷,其他农用地743977.9公顷。全省切实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五个不准”和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等规定,不触国家保护基本农田的“高压线”,基本农田保护率达89.08%,并实现动态平衡。耕地比2005年减少17.34公顷,全年增加耕地5960.53公顷,来源于农业结构调整288.49公顷;减少35769.47公顷,去向为生态退耕地 22345.83 公顷。 2.建设用地 2006年全省批准用地11865.84公顷(审批用地数据均为省级批准,未包含国务院批准数),其中农转用7774.36公顷,含耕地4190.77公顷;审批用地比2005年有小幅上升,批准农用地转用占批准用地的65.52%,比2005年下降8.27%,耕地占农用地的53.91%。分批次用地8979.05公顷,占批准用地的75.67%,单独选址建设用地2886.79公顷,占批准用地的24.32%。全省年度批准用地变化情况见图3。 图3 2000~2006年全省批准用地情况变化 2006年全省征用土地9332.88公顷,其中农用地6505.18公顷、耕地3538.86公顷,征地总费用190783.18万元,安置农业人口98120人。征地费用每亩1.36万元,比2005年降低0.08万元/亩。全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各项土地政策精神,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关系,切实把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摆在首位,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货币安置、农业安置、留地安置、社会保险安置和征地款入股等形式的长效机制,努力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3.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情况 全省在依法保障建设用地的同时,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年初基本农田面积2546897.06公顷,年末基本农田面积2546897.06公顷,保持了基本农田保有量不减少。全年整理、开发、复垦土地面积28001.19公顷,整理 21458.77 公顷,复垦234.72公顷,开发6307.7公顷。新增耕地8902.02公顷,投资额64955.02万元,平均单价0.16万元/亩,比去年降低0.01万元/亩。其中土地整理单价为0.12万元/亩,国家级项目24个,省级项目5个,市级项目2个,县级项目10个;土地开发为0.28万元/亩,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3个,市级项目7个,县级项目104个;土地复垦为0.25万元/亩,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1个。增加农用地9658.29公顷,整理增加农用地3637.32公顷,开发增加农用地5899.54公顷,复垦增加农用地121.43公顷。增加农用地中,土地整理占37.66%,土地开发占61.08%,土地复垦占1.26%。 二、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现状 2006年全省矿产资源特点为:矿产种类较多,有色、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产资源有明显优势;主要矿产分区产出,矿产储量主要集中于大中型矿床中,有利于规划布局和规模开发;多组分矿床多,有利于实现综合效益,但同时也增加了综合回收利用的难度;矿石杂质含量有高有低,矿石可选性有好有差,大宗用量的矿产资源储量不足,煤、富铁矿、富锰矿、富磷矿、铝土矿等资源短缺;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人均占有量较低。全省通过资源整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发展优势矿种和优势企业,形成产业聚集效益、规模效益,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全年汇交地质资料62份,完成评审备案报告69个。 (二)地质勘查投入与勘查成果 2006年地质勘查总投入费用9837.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款4026.2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1495.2万元),地方财政拨款2835.4万元(矿产资源补偿费211.8万元),企事业资金2905.1万元(国内企事业2905.10万元),其他投入71万元。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55106米,坑探工作量3827米,平均勘查从业人员1477人,技术人员1178人,劳动报酬3803.2万元。地质勘查费用主要投向为:能源矿产2887万元,占总投入的29.35%;金属矿产3386.6万元,占总投入的34.43%;非金属矿产167万元,占总投入的1.7%;其他3397.1万元,占总投入的34.53%。矿产投入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其中,煤和铀占总投入的23.09%,铜、铅锌、多金属和金矿占总投入的25.83%。 新查明矿产资源9种,资源量为铁33矿石万吨,铜10761金属吨,钼1896金属吨,金908金属千克,铌71053五氧化二铌吨,钽45125五氧化二钽吨,铷603747氧化铷吨,高岭土195粘土量万吨,地下水基础储量1213方/日。 (三)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情况 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情况 2006年全省颁发勘查许可证942个,其中,变更73个、新立540个、延续309个、其他20个。其中,能源矿产25个(煤4个),黑色金属138个(铁矿115个),有色金属459个,贵金属235个(含金矿190个),稀有、稀散、稀土矿18个,非金属矿产64个,水气矿产3个。其批准登记面积9252.83平方千米,探矿权使用费279.59万元,其中,国有企业291个,集体企业5个,股份合作企业17个,有限责任公司464个,股份有限公司37个,私营企业125个,中外合资企业1个,外资企业1个,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个。全年发证集中在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矿。 全年颁发采矿许可证6251个。变更525个、新立914个、延续3723个、其他1089个;其中,能源矿产786个(煤769个、地热4个),黑色金属矿105个(铁98个),有色金属矿185个,贵金属56个(47个金矿),稀有、稀散稀土矿产79个,非金属矿5009个(水泥灰岩190个、化工矿产165个),水气矿产31个。批准登记面积1053.68平方千米,采矿权使用费411.26万元。发证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采矿权证仍以非金属矿为主,能源矿中以煤矿为主,黑色金属矿以铁矿为主。其中,国有企业644个,集体企业247个,股份合作企业36个,联营企业167个,有限责任公司293个,股份有限公司118个,私营企业4739个,外资企业7个。 三、国土资源市场 (一)土地市场 1.土地市场建设 2006年全省全面贯彻落实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切实完善国土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积极开展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调研,在个别市、县进行了试点,进一步实行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合理供地。 2.土地一级市场 2006年全省土地供应情况。划拨232宗,面积752.61公顷;出让3821宗,面积5952.05 公顷,价款1757879.65万元,纯收益752345.48万元;其他1宗,面积0.44公顷,收入201.6万元。土地供应仍以出让为主,划拨、租赁等形式萎缩,招、拍、挂形成主流,面积达2998.15公顷,占出让面积的50.37%,占供应面积的44.71%。土地供应收入稳步提高,达175.79亿元,再创新高,2002~2006年每年分别比上年度提高46.61%,45%,44.51%,18.88%,16.43%。 图4 全省土地出让面积图 从图4看,全省土地出让主要集中在:住宅用地31.64%、工矿仓储用地48.92%、商服用地18.39%。住宅用地中仍以普通商品房为主,但所占比例下降为80.89%。2005年住宅用地中普通商品房所占比例为94.52%,2004年为90.65%,2003年为91.83%。 2006年各市土地出让情况如下:面积最大的是南昌市1114.62公顷,其次是赣州市 1019.57 公顷,最少的是萍乡市141.31公顷;收入较高的是南昌市53.78亿元,其次上饶市21.85亿元;平均单价19.69万/亩,比2005年略有回落。与2005年相比,出让单价总体变化不大,略有波动。但除景德镇、新余、宜春、抚州、上饶市略高于2005年,其他各市均略低于2005年。单价最高仍是南昌市32.17万/亩,景德镇市26.11万/亩,最低为赣州市8.86万/亩;纯收益较高的是南昌市24.51亿元,较低的为萍乡市,纯收益占成交价款的比例平均是42.8%,比2005年减少9.42%(图5)。 图5 各市土地出让收入单价曲线图 3.土地二级市场 2006年全省土地使用权交易情况良好。发生转让19379宗,转让面积1546.47公顷,转让金额473998.61万元;出租2010宗,面积24.36公顷,租金980.13万元;抵押 3951 宗,面积10060.84公顷,抵押价款3679093.83万元,贷款金额1626844.26万元,占抵押价款的比例全省平均为44.22%,2005年为41.11%。与2005年相比,面积、金额均有小幅上升。流转交易比2005年集中,主要是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住宅用地,占流转交易的99.96%,其中工矿仓储用地占72.5%。 (二)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1.探矿权采矿权市场建设 2006年,全省加强了矿业权管理,促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全省新设立的采矿权实行公开、公正、公平有偿出让,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工作已全面推进。同时加强矿业秩序整顿,全面排查了探矿、采矿违法行为及违法管理行为,处理了一批问题矿山和勘查项目,注销了一批矿山采矿许可证。 2.探矿权采矿权一级市场 探矿权出让2宗,多金属矿,挂牌价格729万元。 全年采矿权出让1138宗,金额9984.54万元。其中行政审批722宗,合同金额875.26万元;招标10宗,合同金额102.56万元;拍卖7宗,合同金额180.83万元;挂牌399宗,合同金额8825.89万元。其中招拍挂所占比例如下:宗数占36.55%,合同金额占91.23%,比2005年有明显提高,特别是招、拍、挂出让金额已成为出让收入的主要来源。出让仍以非金属矿为主,除铁矿3宗、钒矿1宗为有色金属外,其余均为非金属矿,占99.65%,非金属矿出让多以小宗沙石、粘土和建筑用沙石为主。出让金额以冶金用石英、建筑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为主,分别占出让价款的9.48%,7.67%,37.31%,11.47%,五项合计占65.93%。 3.探矿权采矿权二级市场 全年无探矿权转让。 全年采矿权转让12宗,价款10.54万元。其中,出售7宗,价款8.6万元,其他5宗,价款1.94万元。包括建筑用灰岩5宗,3.34万元;建筑用砂1宗,0.1万元;砖瓦用粘土4宗,5.5万元;建筑用凝灰岩2宗,1.6万元。 四、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用地3667件,涉及土地面积575.54公顷,其中涉及耕地177.86公顷。 全年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702件,涉及土地面积520.15公顷;已结案2773件(包括2005年未结案件),涉及土地面积474.45公顷;拆除构建物2424.93平方米,没收构建物286.64平方米,收回土地16.7公顷,其中耕地6.58公顷,收缴罚没款1869.99万元。 (二)地矿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2006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538件,其中,查处无证开采232件,越界开采138件,非法转让采矿权24件,破坏性开采7件,其他违法开采的128件,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8件;其他1件。已结案519件,共吊销采矿许可证22件,收缴罚没款773.68万元。 五、国土资源行政复议情况 本年申请行政复议14件,包括行政处罚6件,行政许可证3件,其他5件。本年受理11件,本年审结9件,其中维持3件,变更1件,确认违法1件,撤销2件,撤回申请2件。本年未审结3件,审结率75%。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情况 截至2006年底,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共有从业人员3375人,行政管理人员1827人。全省行政管理部门从业人员中大本及大专学历是主流,占61%。全省各级机关直属机构513个,职工6753人;乡级土管所1236个,职工6073人,其中专职土管员5775人,占95.09%,基本为专职人员。 2006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经费收入共为50513.3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拨款33207.1万元,其他收入17306.28万元,没有取得中央财政拨款。 2006年度,全省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共有2411人次接受了政治理论、行政管理和业务知识培训,其中参加党校培训615人,行政学院44人,其他培训1752人(国外培训6人);接受学历教育的有929人,其中,博士生1人,硕士19人,本科273人,专科636人。 七、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议 (1)继续执行最严格的基本农田管理和耕地保护政策,严格建设用地管理工作,确保全省耕地总量平衡和动态平衡,这是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2)完善土地市场建设,做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进行内部挖潜,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保障建设项目用地。 (3)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建设,严禁探矿权、采矿权非法交易,全面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制度。 (5)加强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提高法制意识,自觉依法依规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