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艺术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岭南艺术 > 知识库 > 正文

目录

1,无锡童学馆,到底是教什么,东东

无锡童学馆,到底是教什么,东东

  我们常常会跟家长做一个沟通,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把孩子挤到一个升学的路上去,只要求他学业成绩好,其它的都不用干了,你只要把书念好就好。结果从这一条路出来的孩子,从此以后有没有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没有。家长都往那里送过去,而且送的过程自己还花了一大堆钱,然后自己也拼死拼活,结果是怎么样?结果出来的是一大堆都是失业的人。那我们觉得很纳闷,从大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出来的这么多人,结果都失业,所以代表人才太多还太少?看起来好象人才太多用不完,结果企业家说都找不到要用的人才。这要很谨慎来思考这个问题,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整个教育的体系没有训练出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所以我们要有理智去面对现在的状况,你才能够真正栽培一个能够在未来社会得到很好发挥的一个立足点。

  在(过去)几十年的过程当中,企业最重视的叫做全面品质管制。在他的管理当中,他注重的是什么?注重的是商品。比方说这一枝笔,我只要把它做得很好,把它的品质抓好,他就觉得我的事业可以做得很长久,所以他就着眼在把这个品质做好就好。结果因为这二、三十年很多很大的企业垮了,像英国的霸菱银行,二百多年的企业只因为一个新加坡期货员挪用公款,二百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他的公司是通过ISO9000这一些(标准)管制,(产品的)品质很好,作业都很好,结果二百多年的基业还是保不住,只因为员工的品德不好,这是在一九九五年发生的。二00一年全球第七大企业安隆集团,一年的营业额超过千亿美金,结果也因为两个主管在会计当中做手脚,挪用了一些金钱,公司也在二00一年宣布倒闭。所以外国人一惊,我拼死拼活几百年的基业、几十年的基业都会因为员工的品德不好而毁于一旦。所以全球各大企业开始从只重视物品,开始重视人员的品德、职员的品德,所以整个管理学的重心从TQM转到TEM来了,这个E是Ethics,全面道德伦理的管理,未来的社会已经转到这个方向来了。

  所以未来愈有德行的人、愈值得信任的人往后的发展愈好。我们接触一些企业家,我也曾经到企业去演讲,我们都会跟他请教,你觉得现在最想用的员工是什么?绝对没有一个人跟你说学业成绩考得很好的,都是什么?都是诚信、负责任、有担当,都是这一些做人处事的特质,最缺乏的就是这种人才。所以我们为人父母的人,能够慎思到教孩子一生的德行是成就他的修养,还有成就他人生事业最重要的基石、根基。当我们现在就懂得去教孩子的德行,他往后面对全球性的社会,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那你还担什么心!

  所以我们理解到这一点慎思,懂得去判断、去明辨,那我们从小该教孩子什么?你就要去辨别、要去取舍、要去重视轻重缓急,所以德行就要摆在第一位,知识跟技能要摆在其次,这样你这个慎思才有价值。不然每一次听一听,真有道理,讲得真好,但是一回去看到这么多人都在补习一大堆,又把孩子送去了。人生没有真正透到道理,你很难转变成行为,所以你真正能够思考到把道理想透了、想通了,你的孩子就有大福气了。

2,中国有哪些早教专家

中国的一些早教专家:

1、区慕洁

副主任医师,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国家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早教项目顾问,中国关心下一代网络早教项目顾问,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0~3岁组专家顾问,北京东城区计划生育协会理事。

2、黄冀滨

国际感觉统合教育学会秘书长,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早教项目部主持工作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口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3、李叶兰

北京幼儿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从事幼儿发展与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多年,曾参与《学前教育百科全书》、《宝宝与性》、《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书籍的编写工作。

4、罗耀先

早期教育专家 ,原武汉大学智力技术开发中心实验部主任、湖北省老教授协会早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中国著名的教育品牌——武汉大学《零岁方案》的主持专家,并担任过多家教育机构顾问。应邀前往全国各地作过几百场专题报告,广受欢迎。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果在《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欧洲时报》等著名报纸有专题报道。

5、上官芳芳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讲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组织胚胎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讲师。

3,焦点访谈200字左右论文

一、《焦点访谈》的“技术治理”本质
《焦点访谈》中“大快人心”的节目样式,往往正是
揭露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官员的弊政、劣行。虽然这对先
它之前播出的《新闻联播》中的某些内容产生了一定的结
构效果,但决策者依然承担了这一点,并且通过规定比
例、“命题作文”的形式加以弥补。
于是,《焦点访谈》在“用事实说话”的过程中,被
中央政府通过嘉奖、领导题词、特许令等形式吸纳了,成
为“说话”的“御史”、“言官”、“钦差”这一“新型的
行政治理技术手段”。正是这样的隐性身份,根本保证了
《焦点访谈》等在地方政府、官员中的威慑力和生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焦点访谈》和《新闻联播》一样,本
身就是中央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
“技术治理手段”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焦点访谈
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发体制内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其间一些节目给人题材“焦点”不热或是分析戛然而止,或是
方式简单粗暴的感觉了。内部的有识之士都直言不讳:
“《焦点访谈》———只有污点,没有焦点;只有名栏目,没
有名记者;只有政策思维,没有媒介立场;只重社会责
任,鲜见专业理想。”
许多研究也注意到了《焦点访谈》无“焦点”的缺
陷。有研究者对2004年4月1日至2004年7月31日共
122期《焦点访谈》节目作内容分析后,总结出以下叙事
模式:百姓利益受损→记者调查取证→上级领导惩罚非法
行动、执法者出面→百姓利益得到补偿→对其他非法行动
(主体)形成威慑、询唤(达到稳定政治的功效)。
这一模式传达的理念是:“最高决策层总是很英明
的,其执政不但具有合法性而且具有合理性;在执政过程
中出现差错、干了坏事的总是位于基层的领导干部;之所
以涌现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关键就在于上面的政策在下
面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关键就在于中间执行层在具体操
作时,或是未能深入理解、领悟上层的精神政策而在执政
时出现了偏差,或是个人私欲膨胀、贪污腐败而导致权力
的滥用……”这样一来,《焦点访谈》在报道弱势群体的
利益被损害之时,毫无例外地只一味陈述事实,而从不去
涉及当事人的权利意识,更不去引发当事人的深层次的社
会怀疑,而在报道与弱势群体冲突的另一方或者腐败时则
又毫无例外地强调道德、能力的背景,却避而不谈他们与
权力机制之间的关系,从而,巧妙地将权力机制置于批评
的锋芒之外……对于制度性存在的关注乃至质疑则从未有
过更绝不允许,除非权利核心已经宣布要予以改革。
二、《焦点访谈》缺乏独立性的场域特征
我们以一个个案来说明《焦点访谈》场域的本质逻
辑。
1998年11月12日在《焦点访谈》栏目中播出的
《粮食“满仓”的真相》,是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当年
第四季度金奖,并荣获199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著名节目,至今依然在许多高校的新
闻院系作为范例讲解。节目讲述的是1998年5月22日,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来到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就粮食购销
体制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南陵县峨岭粮站,朱总理
看到粮食满仓的情景,而据当地群众来信反映,粮食“满
仓”是个假象。
《焦点访谈》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得知,该粮站在总理
前来调查研究时,弄虚作假,从其他粮站调粮装满粮库,
调来的粮食竟占总库存的一半以上。记者通过进一步采访
发现,从别处调粮的真正原因是南陵县的粮食收购单位不
按国家的规定来收购粮食,而是以库容不足、粮食水分过
重为借口,对农民交售的余粮进行限量收购、压级压价、
代扣代缴,服务质量也不如人意。因此,农民只好把余粮
卖给散布在全县各地的个体大米加工厂。据统计,全县有
1/3的粮食被这些未经批准、私自收购农民余粮的个体大米加工厂收走了,国有粮站粮仓装不满,就只好在总理面
前弄虚作假,临时调粮充库了。“本片采编完后,朱镕基
总理详细了解了这件事的经过,他支持对这种弄虚作假、
破坏党风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节目在《焦点访谈》中播
出后反响很大。对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的粮食流
通领域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性报
道。
但作为朱镕基总理主政期间诸项改革中最引起争议的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其复杂性远不止此。比如粮食水分问
题,粮库由于要长期贮存必须烘干,这将使成本大幅度增
加,而个体企业则收购后马上加工,没有烘干环节而成本
低了不少。这样在同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粮库收得越多,
亏得越多。更大的问题是,“老粮、老库、老人”三大负
担,压得各个粮库喘不上气,而中央要求的地方政府财政
支持和妥善处理的人员安置、老库维修,由于数额巨大使
许多地方政府难以承受没有落实,结果最终板子又都打到
了粮库负责人的头上。试想在中国对上负责的官员体系
下,如果不是压力巨大,又有几个科级干部敢当面欺骗国
家总理?
畸形场域下新闻信息简单化、片面化的处理,导致许
多“成功”舆论监督的背后,都有对“人文关怀”口号的
反讽和当事人的愤愤难平。
因此,作为一个结论,虽然《焦点访谈》一直以来作
为电视新闻的荣誉代表,但其场域逻辑依然不具备新闻场
域的独立逻辑,那些“用事实说(的)话”,背后始终站
着另外一个场域。而自身缺乏独立场域逻辑的结果,不仅
导致了内容构成的浅薄,也伤及场域内部行动者的性情。
仍以《粮食“满仓”的真相》为例,其采写记者在其博客
中写道:
“我1998年7月刚到焦点访谈的时候,央视新闻评论
部主任召集我们开会,教导我们说:‘焦点访谈的记者名
气很大,节目影响也很大,有人说焦点访谈的记者就是中
央的钦差,但你们给我记住,你们其实不过是一个做节目
的人。’这话当时对我简直是一种震撼!那时,我可是怀
着为民请命、为改变中国现状鼓与呼的一腔热血来到焦点
访谈的。没想到,央视却并不要求自己的记者有如此高尚
的抱负,而只要求我们作一个做节目的人!
几年下来,焦点访谈的经历却让我改变了很多年轻时
候的幼稚。的确,我们这样的打工记者算什么呢?不过就
是一个靠做节目拿钱过日子的人。……”
在网上记者博客、论坛中,类似的无奈甚至悲凉的感
受随手可及。“新闻理想,一个远去的背影”、“我是弱
者,因为我是记者”、“有的时候真触及不了,你无法触
及,你就觉得后面有一个大大的手在阻止你进入这样的一
个状态。这当然是现状了,特别是做批评报道的时候,任
何记者都是这样的。”
久而久之,这样的性情系统催生了以下习惯:一部分
人在接触选题之初,就开始做“能否播出”的判断,直至
对舆论监督选题敬而远之;一部分人采用“即然不能战胜
它,就加入它”的策略,利用制度缝隙做“掮客”,孳生
了大量媒体腐败的寻租行为;还有一部分人则深感束缚过
多,与自己入行的期望不符,干脆改行;只有很少的一部
分人能够长时间地坚守,采取变通的方式,继续着自己的
新闻理想。这样职业图景,对于一个需要巨大激情和责任
的职业,又意味着什么?
三、《焦点访谈》的意义和将来
回顾《焦点访谈》创立以来的15年,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的政治沟通的单向沟通格局:依靠
大众传媒、官方文件、工作组这三种严密的组织系统来完
成。其中,大众传媒除了依托如《新闻联播》这样的主要
管道进行宣传、动员之外,还承担着采写内参的任务,比
如新华社编写、按照密级和阅读范围分层的《红头内参》、
《内参编辑》、《国内动态清样》、《清样附阅》、《国际参
考》、《参考资料》、《报道参考》、《大内参》等。“秘
密沟通”体制,虽然也可以得到一部分自下而上的信息,
但实际上营造了一个内外有别的“信息金字塔”。
《焦点访谈》作为国人提供政治沟通自下而上的信息
管道,也许是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表象下更动人的存在
意义。从这一点上说,《焦点访谈》堪当上个世纪九十年
代初新闻改革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的标志,但当《焦点访
谈》面对平均每天500多个热线电话,1000多封电子邮
件、500多条手机短信、300多封来信时,这样一事一报
式的“舆论监督”,难免要生杯水车薪之叹了。
目前,《焦点访谈》自身也在酝酿着调整,如一种呼
声是将“下一个十年”的目标锁定在公共新闻上,认同美
国北卡莱罗那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梅耶(philip
Meyer)的六个对“公共新闻”的界定:公共新闻要重新
树立公共意识,让大家关心公共生活;新闻媒体应该对那
些重要的公共问题关注时间长一点,不能总是从报道一事
很快转向另一事;不能仅仅关注事件本身的报道,还要帮
助公众看到事实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的要源;不要只关注
极端,关注反常;对有关政治争论的报道,应该重视争论
的内容而不是热闹的技巧;要培养公众的思考能力。但
是,这种取向本身,又要面临业务上的难度:需要做大量
的公共舆论研究,以准确把握公众的观点和需要;还要考
虑如何有效拓展报道的深度,触及事件的深层社会成因;
同时,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与社会调查成本谁来支付也是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显然,如果不首先完成对场域结构
的根本调整,那么,《焦点访谈》监督乏力的局面将会一
直延续下去。

4,焦点访谈电信诈骗观后感

昨天看了《焦点访谈》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可以在各种小事之中反映出来。正如管子所说:“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为什么同一件事,而结果却截然相反呢?
  在国道上,一辆满乘苹果的货车因路滑侧翻在一旁,满车的苹果如同调皮的孩子一样蹦了出来,还好,司机并无大碍。当地的村民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立马赶到,争先恐后的去捡苹果带回家,司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7万多元的苹果慢慢地消失,而村民却兴高采烈的抱着满满一大筐苹果回家。当记者采访司机时:“你当时制止了村民没有。”司机只是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没用,报了警,警察阻止了也没用。”说完,便向远处走去。
  虽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我们也要相信“人间自有真情在。”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当给予无私的帮助,比如:
  在高速路拐弯处,由于刹车过猛,导致了轮胎爆裂,车上的橘子不听话的跳了出来,跳进了山沟里想要洗个澡,所幸,车上的人员没有伤亡。这时,来了2名警察,这两位警察二话不说,抬起了完好无损的橘子就往车上搬,当地的村民闻讯而来,司机开始担心起来,心想:“这些橘子不会被他们搬走吧。”但是,他的担心很快就变成了多余,因为,这些村民不但没有去抢,反而去帮忙。司机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一位帮忙的老爷爷操着一副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自己的3个儿子都是做这个工作的,要多苦就有多苦,能帮上一点忙就帮上一点忙,尽量帮,不违背咱的良心呐。”
  利益大了,却把自己的素质降到了最低,但是利益小了,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人。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你遇上这样的事件时,就要看看你的是非之心究竟该是什么

5,焦点访谈4月17日电信诈骗观后感

  近日由于环境,气候等各方面因素,我国一些地区遭受洪水袭击,不少人因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基于此,我国这些地区先后展开了抗洪救灾的行动。在这次长达二十六天之久的抗洪行动中,在这些平凡的人们中间,总会让我们看到足以令我们感动的精神与行为的闪光。
  昨天看到焦点访谈的抗洪纪实时,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触动。
  在淮河干堤江苏花园口段,抗洪人员正在进行巡查。他们的皮肤因为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已经变得黝黑。他们笑着说,每天他们都要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巡查,以确保及时遏制洪灾的漫延;虽然水位已经降低,可是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是不能撤离;目前的下泄流量已经达到一点二万立方米。我看到,他们的脸上满是疲倦,但是看到险情得到了及时的制止,还是由衷为之感到无比的欣慰。
  他们之中的领队告诉记者,虽然在大面上,洪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止,但是还是有些相对薄弱的环节等待加强。例如由于年久失修,抗洪闸已经开始老化,所以这部分的压力比较大,他们正在努力地想办法,去解决这个存在着很大隐患的问题。有位防汛人员指着地图告诉记者说,洪泽湖是保证安全的最重要堤防,国家规定在任何情况下这个地区都不能出现险情,如果出现险情,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抢险。因为这个地区的下游,呈下陷趋势,如果洪泽湖出现了险情而又没有及时的制止,那么洪灾就会迅速的漫延到下游地区,将之淹没,到那时,不仅农田会出现洪涝,还有可能会使更多无辜的生命受到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我还看到,防汛人员居住的地方,距离抢险的地方很近,我想,这大概是为了当洪灾发生的时候能够及时地抢险吧;同时,这个简易的住所很简陋,大概只能够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要——遮风避雨,屋里没有现代化高科技的产品,没有电视,没有计算机,没有空调,没有一切能使人感到悠然自得的电器。当我们舒适惬意的靠在沙发上享受空调所制造的凉爽时,他们却只是在一间简陋的工棚里,孤独的守夜,等待迟迟不肯到来的黎明。
  当我们这个城市陷入一片黑暗的时候,那边,还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已经将闸门提升到了六点一米,这几天,洪水不断超越警戒线,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提升闸门。他们不仅要彻夜守在计算机前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观察水位的高度从而确定提升闸门的高度,并且他们每隔两个小时,还要到周边地区去巡查,他们解释说,当有些废弃物沿水流漂浮过来的时候,会对堤坝熬成一定的损害,他们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围墙上又没有裂缝,以做到万无一失。目前已经排泄掉二十九点七立方米的水量。这是什么概念?这就相当于整整泄掉了整个正常的洪泽湖的库容啊!记者还特别强调,日前在江苏一带,防汛人员正在进行防洪演习,还特别说明,在水面过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机械架设。
  我在想,他们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缓解灾情,早日让灾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么?他们也有妻儿,也有父母,他们这种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包括青少年在内学习的。
  天空再大,也大不过他们的胸襟;星星再亮,也亮不过他们精神的闪光。在暴风骤雨后,是他们,用自己并不坚实的臂膀,为我们撑起头顶的一片天,他们那一颗颗火热的心,就好像盏盏灯火,照亮我们的心扉。
  洪水冲不走的,是他们炙热的心。